地處湖南省轄區(qū)的張家界市,原名大庸市,屬武陵山區(qū)腹地。是境內外人士所熟知的5A級景區(qū)。張家界境內山石奇特,空氣清新,據(jù)目前數(shù)據(jù)顯示,內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屬850種,脊椎動物146種。其中有國家級保護植物56種,國家級保護動物40種。珍奇樹種有銀杏、珙桐、紅豆杉、櫻花等;名貴藥材有靈芝、天麻、何首烏、杜仲、茅巖莓 等;珍稀動物有娃娃魚、蘇門羚、華南虎、云豹、米猴、靈貓等。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不如我們一起去陶淵明介紹的桃花源——武陵區(qū)旅游吧!
1、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張家界的森林資源異常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97.7%。僅木本植物這一項,就有93科,517種,比整個歐洲還多出一倍以上。從珍貴樹種來看,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珙桐(外國人又叫“中國的鴿子花”)和屬國家二級、三級保護的鐘萼木、銀杏、香果樹以及鵝掌楸、香葉楠、杜種、金錢柳、貓兒屎(第三紀殘遺樹種)、銀鵲、南方紅豆杉等等,這里都有,而且很多,是實實在在的森林寶庫。從植物分類來看,世界上的五大名科植物,如菊科、蘭科、豆科、薔薇科、禾本科,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都有。就地方樹種來看,張家界公園占湖南全省樹種的27.67%。從隸屬科數(shù)來看,也占湖南全省科數(shù)的81.78%,足見它的富有!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內的植物大約可分為七大類,既油料植物、藥用植物、纖維植物、芳香植物,及淀粉糖類植物、草鞣料植物、觀賞植物等。
觀賞植物有五色花、杜鵑花、巨荊化、厚撲(山荷花)、慶福花、白玉蘭與紅玉蘭花、龍蝦花、山茶花、菊花、桃花、李花、還有許多無名的爭奇斗艷的野花等等,難以盡舉。
只要你走進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你就能一一親睹這些奇樹異草的獨特風采!
2.天門山
天門山,素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千百年來,“天門洞開、天門翻水、天門轉向、野拂藏寶、鬼谷顯影、天門瑞獸”六個難解之謎的相繼涌現(xiàn),更為這里增添了靈異的奇趣。
天門洞開景區(qū),位于天門山山體的中上部,海 拔1300 米 ,是全山四大景區(qū)里唯一不在山頂?shù)摹L扉T洞開景區(qū)因為天門洞而得名,而在天門山天門洞無疑是最有代表性的景點。作為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門洞懸于千尋素壁之上,就象一座鑲嵌在天幕上的通天之門。
長久以來,天門山不僅以其神奇獨特的地質外貌、秀美無比的自然風景令人矚目,更因其深遠博大的文化內涵、異彩紛呈的人文勝跡聞名遐邇,被尊為張家界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天門山經(jīng)歷海相沉積上升為陸相沉積,形成高山,特別是大規(guī)模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使天門山分別被兩條斷層峽谷切為四周絕壁的臺形孤山,幾公里之 內高差達到 1300多米,從而造就了孤峰高聳、臨空獨尊的雄偉氣勢。天門山古稱嵩梁山,以其山勢高絕如梁山嵩岳而得名。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忽然峭壁洞開,玄朗如門,形成迄今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吳帝孫休認為這是吉祥的征兆,于是將嵩梁山改名天門山。
3.黃龍洞
“不看黃龍洞,枉游天下洞”,黃龍洞目前已探明總面積10萬平方米,全長11.7公里,垂直高度140米,內分兩層旱洞兩層水洞,整個溶洞猶如一株古木錯節(jié)盤根散發(fā)開來,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山。
黃龍洞以立體的洞穴結構,寬闊的龍宮廳及數(shù)以萬計的石筍,高大的洞穴瀑布,水陸兼?zhèn)涞挠斡[線等優(yōu)勢構成了國內外頗有特色的游覽洞穴。黃龍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由石灰質溶液凝結而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各種洞穴景觀遍布其中,無奇不有,仿佛一座地下“魔宮”。黃龍洞擁有高闊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懸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筍等特級旅游資源,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
溶洞內現(xiàn)已開放的龍舞廳、響水河、天仙水、天柱街、龍宮、迷宮六大游覽區(qū)緊密相連,各有特色,由石灰質溶液凝結而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各種洞穴景觀遍布其中, 仿佛一座神奇的地下“魔宮”。中外地質專家考察后一致認為:黃龍洞包含了洞穴學的全部內容,是世界溶洞的“全能冠軍”。
4.寶峰湖
由寶峰湖和鷹窩寨兩大塊組成。寶峰湖水深72米,長2.5米公里,以其秀麗的湖光水色與幽野的洞天情趣成為武陵源水景風光的代表之作,電視劇《西游記》中花果山水簾洞外景就拍攝于“奇峰飛瀑”。
寶峰湖已開發(fā)的景點以高峽平湖、鷹窩古寨、絕壁飛瀑、一線天峽谷等最為叫絕。蕩舟湖上,登玲瓏翠綠的湖心島,恍若置身畫中。攀上湖邊高聳入云的鷹窩寨,放眼俯瞰,寶峰湖似玲瓏碧玉,鑲嵌在群山峻林之中。
云梯直上最高層,忽見粼粼碧水深。果然高峽出平湖,人間瑤池此處尋。湖水四周,奇峰環(huán)抱,樹木蔥蘢,疊翠堆綠的小島,像顆顆綠色的寶珠,給山湖更添了幾分神秀的姿韻。“一鑒深藏鎖翠微,移來三峽??????????????????駛入高山里,驚起鴛鴦對對飛。”這便是對寶峰湖風光真實的寫照。“云梯百丈上天臺,高峽平湖一鑒開。”波平如寶鏡的寶峰湖,位于索武陵源南邊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四周青山,一泓碧水,清可鑒人,安謐幽靜。在這里泛舟漫游,令人心曠神怡。有道是:“碧水染得群山綠,人面桃花映水紅。
另外你也可以去體驗一下土家族特有的風俗
哭嫁
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夠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少許的苗族也是哭嫁的。不過哭嫁僅是一種儀式罷了。
土家婚俗三奇
送豬尾巴信:男方想結婚,當年給女方拜年時,必備一只帶豬尾巴的臘豬后腿,暗示男方請求成親的信息。女方父母見了這份特殊的禮物,也不當面回答。若不同意女兒第二年辦婚事,只需將那豬尾巴割下,用紅紙包好,放于贈送給男方的布鞋內,男方一看便知其意,只好來年拜年再求之。若女方同意,則將豬尾巴留下來,表示這門親事要結尾,并在回贈的布鞋內放一枚紅雞蛋或一個小紅包。
找“莫畢”:男方迎親隊伍頭天夜里趕到女方家。女方的陪嫁姑娘們乘迎親隊伍中的小伙子不注意,就用事先涂在手上的鍋煙子,抹小伙子的臉,看誰找到“莫畢”(土家語意為迎親總管)。此俗有兩個意思,一是把莫畢的臉抹黑,以此戲弄男方;二是青年男女指“莫畢”的時候,暗結意中人,有原始“搶婚”遺跡,也是自由戀愛之意。
娶啞巴親:新娘到了男方家,被引親娘攙扶出轎,男方在迎接送親客人時,是不能說話的,說話就會走漏成親的消息。因為,過去的土司王,只要一聽到山寨有結婚的響動,就要殘暴的索取新娘的“初夜權”。為了盡量減少這種悲劇,過去土家姑娘出嫁,大都悄悄入寨進屋。約定俗成,現(xiàn)在部份地方仍沿襲這種風俗。
土家族的民族史詩“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歌舞,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歌隨舞生,舞隨歌而得名。土家族過“趕年”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舍巴日“舍巴”,意為“擺手”;“日”即“做”。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擺手舞是一種祈求幸福、酬報祖先的舞蹈。它表現(xiàn)了土家族人的生產(chǎn)、生活、戰(zhàn)爭、神話傳說等內容。歌隨舞而生,舞隨歌得名,起源于遠古,盛行于明清。土家人祭祀儀式畢,擊大鼓,鳴大鑼,由“梯瑪”或掌壇師帶領眾人,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擺手歌長達數(shù)萬行,氣勢雄渾壯闊,動人心魄,堪稱土家族民族史詩。擺手舞與西蘭卡普(土花鋪蓋)并稱為土家族藝術之花。
張家界美食
泥鰍穿豆腐、 泥鰍穿豆腐風味酸蘿卜、血豆腐、臭豆腐、土家十大碗、湘西臘肉、土家糯米甜酒、土家野味等
張家界特產(chǎn)
湘小伍特產(chǎn)、五步蛇酒、張家界酒、土家織錦、土家蠟染、土家風情提包、湘西臘肉、包谷燒酒等
更多重慶周邊旅游推薦:>>五一旅游攻略
更多旅游推薦請登錄:http://o5media.com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合作伙伴 | 法律聲明 | 人才招聘 | 安全提示
友情鏈接: